近日,隨著超預期政策干預的持續,動力煤價格直線下跌,可以說是“幾近腰斬”,不論是港口還是坑口都呈現連續大幅下跌趨勢,而且進一步走低的預期仍存。
中國煤炭資源網價格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
廣州港神木優混價格為1965元/噸,較之前的高位--10月20日前后的2665元/噸下降700元/噸,跌幅達26.27%。
山西優混(5500)和山西大混(5000)的跌幅則更加,前者為26.92%,后者為27.66%。

與此同時,坑口價格也不例外,截至10月29日,
CCI大同5500報收1295元/噸,較10月20日下跌705元/噸,跌幅35.25%;
鄂爾多斯5500報收1198元/噸,較10月20日下跌572元/噸,跌幅32.32%;
榆林5800報收1358元/噸,較10月20日下跌582元/噸,跌幅30.0%。
 上周,各種宏觀調控的政策進一步落實,如組織開展煤炭行業成本效益調查,研究將煤炭納入制止暴利商品范圍,研究建立規范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依規啟動煤炭價格指數行為評估和合規性檢查,后期價格干預力度大超預期等。
各級、各部門、各省市、各煤企紛紛加強保供穩價工作,促使主產地優質產能加快釋放,增產保供持續推進;同時,北方疫情擴撒,防控措施升級疊加部分省份出現“加油貴、加油難”現象,長途拉煤車周轉受限,部分煤礦庫存頂倉。
據中國煤炭資源網11月1日了解,在上周產地煤礦按照5500大卡煤執行限價1200元/噸之后,周末內蒙古地區煤礦再次主動限價到1000元/噸。由于煤價下行,客戶觀望,煤礦銷售情況一般。近期鐵路運力緊張,部分承擔保供任務的煤礦庫存也有積壓,短期仍有降價預期。
在這一情況之下,疊加大秦線檢修提前結束,鐵路優先保障保供電煤運力,煤炭轉運加快,港口調入量持續穩增,在調入增量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庫存持續累積。
而國家調控政策同樣作用于港口市場,之前的“過熱”情況有所冷卻,終端市場采購放緩,觀望情緒升溫,市場煤需求階段轉弱。
同時在后期價格干預力度大超預期的情況下,貿易商悲觀情緒進一步加劇,促使其加快恐慌性降價拋售,繼而帶動本周港口煤價大幅跳水回調。
據本網11月1日了解,雖然部分貿易商表示,現在價格仍處于波動期,價格難以鎖定,已暫停發運;但在政策持續調控的預期下,部分貿易商急于出貨,港口煤價繼續下探;且有貿易商表示,后期市場政策干擾因素仍大,價格仍有下行壓力。
就目前的市場影響因素來看
一邊是政策調控的持續深入,帶來的是供應量的增加、合同履約率的提高、煤價的進一步下調以及需求端-用電量的限制等利空因素;
另一邊是需求端存在的變量、供應端仍然存在的不確定性以及依舊處于相對低位的電廠庫存和冷冬的預期等利好因素。
但總體來說不外乎供需兩端,相對于需求端預估的不確定性,供應端可采取的干預措施所帶來的影響則更加直接、可靠。因此,短期來看煤價下跌或將仍然是必然趨勢,中長期依舊需要關注政策的走向,畢竟這是目前市場最大的影響因素和最不可預估的存在。 |